中文/English/Japan/한국어
>历史寻踪

古代先民 依山而居

皋亭山西南(今半山镇)的水田畈遗址,在五十年代末期两次发掘表明:远在四五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的先民们在此以半穴居状态分散而居,从事原始的农业和渔业生活,已广泛采用水上交通。

皋亭诸山 以文扬名

南宋时,在皋亭山西南的半山腰建云锦亭,宁宗皇帝御书“皋亭山三字为匾额,悬置在亭内。黄鹤山,相传,仙人王子安乘鹤经过此山,因以得名。黄鹤峰,据明代礼部尚书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记载:峰下周老人得老君石像,忽搏空去,其时,松花盛开,群鹤回翔,花扑起鹤皆黄,故以名为峰。” 黄鹤山旧有黄鹤楼,也称黄鹤山楼。相传,黄鹤公有小女,人称仙姑,在山北近巅构筑小楼居住。桐扣山,据史料记载:东晋孝武帝时,山岸崩裂出石,鼓击之无声,问诸张华,张华曰:取蜀中桐木,削作鱼形,扣方鸣。乃如其言制而击之,声闻数里,故因以名山。

上塘运河 源远流长

皋亭山南一条上塘河(古运河)穿境而过,开凿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即吴故水道),是杭州市地域内史书记载的第一条人工疏通的水道。秦始皇出巡经上塘河入杭时,在皋亭山南麓前的阼湖(诏息湖)作短暂停留后到达钱塘(今杭州),而后渡钱塘江去会稽山祭奠大禹。南宋朝廷把临安(今杭州)的上塘河到镇江段运河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漕路,时人即称“自临安至京口(镇江),千里而远,舟车之轻从,邮递之络绎,漕运之转输,军期之传递,未有不由此途者。元代,上塘河的赤岸段是驿道或官道”,在赤岸站配有船只,马可•波罗经上塘河到达世界上最华贵之城——行在(南宋临安今杭州)。


历史文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