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晴湖雨湖展风姿。2015年“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共接待中外游客13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9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5%。
受连续阴雨影响,杭州旅游经济指标实现了小幅增长,与此同时杭州旅游格局实现了“旅游西进”优化态势,以西湖为主的市区景点接待游客量略有下降,而西部三区四县(市)接待游客量接近600万人次,实现7%的较大增幅,占全市比重达33.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黄金周七天,杭州旅游接待游客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旅游收入仍有一定幅度增长,步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良性发展轨道。黄金周期间,市、区(县)两级值班机构统一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严密部署、加强市场监管,各景区(点)秩序良好,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黄金周杭州旅游“安全、有序、文明、增效”四统一。
一、“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数据盘点
(一)旅游接待情况
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3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全市公园、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760.1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其中,西湖风景名胜区所属各公园景点共接待游客378.02万人次(其中免费景点接待游客302.03万人次,收费景点接待游客75.99万人次),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景点接待游客35.83万人次,萧山区接待77.43万人次,余杭区接待100.09万人次,富阳区接待78.73万人次,临安市接待77.63万人次,桐庐县接待87.20万人次,建德市接待83.60万人次,淳安县千岛湖接待85.50万人次,西湖区接待95.25万人次(其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接待18.34万人次)。商贸旅游特色街区游客众多,仅上城区清河坊、湖滨、南山路、南宋御街等特色街区就接待游客193.23万人次,全市五柳巷、小河直街、武林路女装街、四季青服饰城等特色街区共计接待游客348.81万人次。
(二)旅游收入情况
1至7日,全市共实现旅游收入9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5%。
(三)客房出租情况
1至7日,全市纳入统计的宾馆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74.95%,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
二、“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的主要特点
旅游西进、旅游全域化成果显现,文明旅游新风尚获广泛关注。西湖、西溪等传统核心景区不再是游客的唯一选择,不少游客选择更深入地体验传统景区以外的城市人文、民俗风情和特色街区,特别是周边乡村的休闲度假份额增长迅猛。
(一)乡村休闲齐发力,绿水青山聚财气
“三江两岸”作为杭州旅游西进战略的重要抓手,已建成的绿道将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使乡村休闲成为今年黄金周期间家庭游、短途游的首选。“十一黄金周”期间,桐庐县乡村旅游总接待游客46.3万人次,同比增长22.5%,实现营业收入2329.8万元,同比增长27.8%。其中江南古村落群深澳村推出的民国记忆•咖啡馆、戴公馆、云夕深澳里书局等新产品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乡村民宿成为桐庐旅游新选择,环溪村、金牛村、合岭村等民宿入住率均达到92%以上,莪山山乡秘境、富春漫舍、石舍方户、花开芦悦等一批新的特色精品民宿更是一房难求,早早在节前被预订一空。建德市各乡村旅游点游人如织。以乡村运动休闲为特色的绿道的游客量创记录达到2.3万人次;以美食采摘游为特色的桔乡三都尤其红火,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以乡村亲子游为特色的新叶古村日均游客量达1.3万人次,村中农家乐一房难觅,一餐难求。淳安县近几年全力推进全县景区化战略,环湖绿道网络建设完善,“十一”期间全县共接待绿道骑行游客约6.3万人次,同比增长80%,带动沿线乡村土特产销售火爆;精品民宿广受青睐,住宿接待5万人次,同比增长25%,云里雾里驿站、漫栖岛庄园、蓝马驿站等日均住宿率达到90%以上,平均房价500元左右,超出普通农家乐房价的60%。此外,千岛湖还吸引了背包探险、休闲垂钓等众多爱好者,环湖沿线均有大量游客搭建帐篷集体露营。余杭区推出西溪湿地火柿节、超山皇家大马戏、塘栖水乡开运节、农夫乐园军事主题展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给游客带来了丰收的欢乐和喜悦。
(二)自驾自助成主流,特色产品显常态
黄金周期间,来自江、浙、沪等地的自驾游、自助游的中短线游客十分抢眼,成为散客客源主体,千岛湖中心湖区旅游码头、浙西大峡谷各大景区(点)停车场和乡村道路都停满私家车,杭新景、杭黄高速公路沿线的各大服务区都曾一度达到最大容量,临安青山湖、玲珑等高速上口都因为车流过大而一度暂时关闭,各过境高速公路上车流绵延数公里,场面蔚为壮观。芹川古民居文化游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仅2日当天就迎来1000多辆自驾车。
铁路方面,除了普通乘坐高铁自助出游人数持续增加外,继去年国庆北京铁路局推出杭州方向自驾游汽车运输专列后,今年国庆北京铁路局继续推出相应产品。据浙江在线报道,今年推出的杭州、九江、西安三个方向产品,杭州最为火爆。除了提供托运服务,北京铁路局还将杭州与千岛湖等景点串联起来,提供预订等相关延伸服务。
(三)文明旅游树新风,杭州旅游获点赞
10月4日,新华社向全国发布题为《风景杭州独好》的电讯稿,通过对今年黄金周来杭中外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的采访,高度评价了杭州的公交礼让、地铁乘车秩序和景区控烟行动等文明旅游的做法和效果。黄金周期间,桐庐县旅委及旅游企业,在县内各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发放3000余份宣传手册,并通过举办“文明旅游随手拍”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文明旅游。文明旅游正在逐步成为游客共识,游人多了,垃圾少了,欢乐多了,纠纷少了。
(四)智慧旅游提品质,安全有序强保障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关注杭州智慧旅游,报道在国庆黄金周期间,针对断桥游客拥挤的问题,西湖景区运用游客动态监测系统,采取了多项限流分流措施确保安全。千岛湖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的停车诱导服务网上线使用,解决游客“找车位难”,手机扫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城区车位的实时动态信息。多个景区今年还添设了自助售取票机,减短游客排队买票时间、减轻人工售票压力。智慧旅游应用,不仅给来杭游客带来极大的便利,还为准备来杭的游客提供更加及时、全面的信息。余杭区围绕“智慧旅游”主题,全力加大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区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实时推出旅游动态信息,开辟“西溪火柿节”、“余杭民宿”等专版,为游客出行提供全方面的旅游资讯。同时,余杭旅游淘宝旗舰店提供多种旅游产品的预订销售,方便游客及时制定出游计划。
三、“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管理情况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假日旅游
10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前往景区、交通执勤点和旅游集散中心等地,调研假日旅游工作,检查节日安全,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市领导许勤华、叶寒冰、张建庭陪同参加了调研。
9月24日,张建庭副市长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节前会议,对做好国庆黄金周工作做了专门部署。市旅委根据部署,牵头组织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对旅游购物商店的规范经营情况进行联合检查;配合运管、交警、城管等部门,对西湖景区及其周边的旅游营运车辆、涉旅非法营运车辆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对杭州“一日游”市场进行明查暗访。市旅游目的地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还结合杭州旅游市场季节性特点,下发了《秋季旅游旺季西湖景区环境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并专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布置节日期间旅游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对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购物点违法经营、非法“一日游”等问题进行检查,要求各成员单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监管到位。
(二)加强值班,强化旅游市场检查
节日期间,市、区(县市)两级旅游部门坚持班子成员每天到岗值班,并深入到重点旅游区(点)检查督导,现场指挥,检查旅游市场秩序情况,按计划组织开展旅游目的地环境秩序整治,打击“野导”、“黑车”等各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期间,市、区两级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1251人次,处理“野导”10人次,查处“黑车”21辆次。市旅联办与各相关城区(管委会)联动,突出重要区域、重点对象、重点时段的管控,每天出动执法人员加强对“野导”多发区域进行联合巡查,做到将问题解决在当时当场当地,较好地遏制了“野导”扎堆拉客、尾随纠缠等现象。市旅联办会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重点对灵隐景区的香烛商店的规范经营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市旅委执法人员对旅游团队动态服务质量及导游规范带团情况进行抽查,共抽查旅游团队58个次,重点对旅行社派团手续是否完备、导游带团行为是否规范、合同履行是否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
(三)及时有效,妥善处理旅游投诉纠纷
市、区两级落实24小时旅游投诉值班制度,电话、网络、微博微信等投诉渠道始终保持畅通,值班人员及时妥善处理各类涉旅投诉,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游客合法权益,营造了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市旅委值班室共接到各类涉旅投诉51起,涉及景区景点26起、旅行社及导游20起、宾馆饭店3起、其他投诉2起,所有投诉均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及群体性事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十一黄金周”实现了“安全、有序、文明、增效”四统一的目标,节日期间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圆满地度过了黄金周,向中外游客和杭州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